风雨中的守护者:杨作栋与乡亲们的48小时

  

风雨中的守护者:杨作栋与乡亲们的48小时

  8月7日傍晚,榆中县遭遇连续强降雨引发山洪灾害。灾害突袭,各方救援力量星夜驰援。在榆中县受灾区域之一的马坡乡阳屲村,村委会主任杨作栋的身影,成为了乡亲们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8月9日下午,在阳屲村党群服务中心,年近花甲的杨作栋正嘶哑着嗓子指挥志愿者卸下救援物资。黝黑的脸庞刻满疲惫,双眼布满血丝,但他眼神里的光,却如暗夜中的火炬,格外明亮。这已经是他连续奋战的第48个小时。

  “我们村沿河边有一个露营地,有许多游客来游玩。收到气象预警信息后,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立刻分头行动,一边疏散游客,一边挨家挨户上门通知村民。”杨作栋说,“晚上7时40分左右,拉运游客的最后一辆车离开了我们村,我才稍微放心一点。”

  7日晚上10点左右,雨势渐渐变大,杨作栋立刻组织村组干部、党员群众按照“先特殊群体、后一般群众”的原则,挨家挨户开展“敲门行动”。

  “我一看雨越下越大,心里很着急,当时都不是去敲门,而是砸门,大声提醒还在家里的群众赶紧撤离。”杨作栋回忆道。

  大多数村民安全撤离后,在低洼处居住的几户人家让杨作栋一直放心不下。虽然雨势很大,他还是和阳屲村党支部书记范正宏、中国联通兰州市分公司驻阳屲村干部一起驾车前往察看。途中,雨水裹挟着洪水从高处倾泻而下,驾驶的车辆行驶至路面低洼处后,被困在淤泥中无法脱困,左侧车门已经无法打开。情况紧急,三人从车辆右侧跳出后,相互搀扶着往高处走,直到脱离危险。

  在从被困车辆里逃生的过程中,杨作栋的右腿意外受伤。返回村党群服务中心后,他找来一根棍子当拐杖,一瘸一拐又去疏散群众了。

  “这是我那天晚上穿的衣服和裤子,还没来得及洗,现在看泥水的痕迹已经到了腰部,当时顾不得害怕,就又投入了工作中。”指着办公椅上的衣裤说。

  持续强降雨让杨作栋时时放心不下,转移安置受灾群众、排查险情隐患、上报汛情,他忙得像个陀螺,一夜未眠。8月8日清晨,暴雨过后,满身泥泞的杨作栋,得知阳屲村附近的旧庄沟村灾情比较严重的消息后,他立刻组织党员群众抢修疏通受损道路,联系调配挖掘机、推土机等工程机械设备,同时安排人引导救援队伍,确保救援队伍能顺利通过。

  “要想到达旧庄沟村,我们村是必经之路。现在里面的路断了,大多数救援力量都要从我们这里徒步前往旧庄沟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就相当于中转站。”杨作栋边协调救援物资的摆放位置,边对记者说,“我把这里的工作做好,就是为救援工作贡献力量。”

  在忙完救援物资协调工作后,刚吃完止疼药的杨作栋踮着脚来到烧水的火炉旁边,细心地为火炉添了一铁锹煤。

  “这点小伤不算什么!发生山洪灾害后,有这么多人都来帮助我们,作为一名党员,更要冲锋在前,坚守岗位,勇挑重担。”杨作栋说,“我今年年底就要退休了,我们这里山美水美景美,等重建好了,欢迎你们来露营。”

  炉火噼啪作响,驱散着初秋山里的寒意,也映照着杨作栋那颗在风雨中始终滚烫、守护家园的心。

转载需注明本文链接:DNF私服网 » 风雨中的守护者:杨作栋与乡亲们的48小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