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清晨6点58分,释永信的微博账号如常发布佛教哲理问答《彼岸接引与此岸净土》,配图是少林寺的晨曦。拥有87万粉丝的“网红方丈”未曾料到,这将成为他面向公众的最后一抹余晖。
72小时后,少林寺管理处用一份不足百字的通报,将袈裟包裹的商业帝国撕开缺口:“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并育有私生子。”
2025年7月的最后一周,异常迹象悄然浮现。自5月5日主持法会后,释永信再无公开行程。常年活跃的微博突然停更,日均1.5条的更新规律被打破。
有媒体拨通少林寺外联负责人的电话,首次被挂断,二次接通只得到含糊回应:“近日没看到他,等官方消息。”三位寺内法师对询问的回应如出一辙:“等官方消息”“在外学习不清楚”——甚至直接挂断电线日,网络开始流传“释永信被带走调查”的消息。一份落款“开封市公安局”的假通报在社交媒体疯传,声称“释永信携款潜逃被拦截”。
开封警方网安支队迅速反应:“您看少林寺也不是我们开封的对不对?”@平安开封更直接辟谣:“通报是假的,请不要再传播”。
7月27日20时21分,少林寺管理处的正式通报为传闻画上句号。通报中“挪用侵占项目资金”与“育有私生子”的表述,彻底颠覆了十年前“查无实据”的结论。
通报发布时,停车场里那辆常供方丈使用的奥迪Q7已闲置多日。海外60余个少林文化中心的账户陆续冻结,信徒手中的开光佛牌悄然褪色。
“查无实据”到犯罪通报释永信的争议之路,始于2015年那个炎热的夏天。一位自称“释正义”的少林弟子在中华论坛投下重磅炸弹——实名举报方丈非法取得方丈位置、拥有双重户籍、与多名女性关系混乱。
举报材料中甚至包含所谓“通奸笔录”,指控释永信与女商人发生关系20次致对方堕胎。少林寺的反应堪称迅猛。次日即向警方报案,将举报定性为“因周边拆迁矛盾引发的诽谤”。
当媒体记者涌入登封时,释永信以佛门智慧回应:“出家人是非以不辩为解脱。”30名少林弟子随后联名指认“释正义”实为被迁单还俗的释延鲁。
这场轰动全国的举报最终迎来官方结论。河南省调查组经过126天核查,以医学证据澄清“私生女”传闻:被指生育韩某恩的释某某(俗名韩某君)早在2004年已接受子宫切除手术。
财务调查则揭示了少林寺名下15辆车的谜团——10辆“违法未处理”,4辆海关进口。官方结论是“产权属寺院”,但要求整改财务管理。
风波并未因调查结束而平息。2022年4月,郑州一块3.82万平方米商务用地以4.52亿元底价成交,竞得方“河南铁嵩科技”背后浮现释永信的身影。
这家成立仅两周的公司,被网友戏称为“拿地专用马甲”。千年古刹进军房地产的消息,也让释永信再次深陷舆论漩涡。
4.52亿买地到18家公司释永信构建的商业版图,远比举报者想象的庞大。天眼查数据显示,他名下关联10家机构组织,其中5家已注销。而穿透股权后,由他掌控的商业实体多达18家,核心是成立于2008年的河南少林无形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这位自称“月薪仅700元”的方丈,通过少林资管持股80%,编织起年收入超12亿的商业网络。其运作模式堪称三重“吸金”:
-门票经济:年接待游客420万人次,仅门票收入达3.5亿元,禅修体验衍生收入1.2亿
-全球IP运营:在德国柏林等地设立60余个文化中心,武僧团全球巡演每场报价10-50万美元,海外年入超千万美元
-资本运作:2022年联合国企以4.52亿拿下郑州黄金地块,澳大利亚“少林村”项目含高尔夫球场,预计年入6.2亿元
商业扩张中,少林资管化身“商标猎人”。截至2020年,累计注册666个商标,从“少林功夫”到“东、西、南、北少林”无所不包。当森马服饰使用“少林”元素时,竟收到侵权律师函,舆论哗然。
最刺眼的对照是方丈的“清贫”形象与奢华实质。调查组曾证实少林寺拥有15辆车,含4辆进口豪车。而信徒更目睹释永信身披价值16万元的金丝云锦袈裟,佩戴千万级佛珠出入奥迪Q7。
面对质疑,他的解释充满禅机:“所有商业收益皆为弘法,佛教不避世,如果避世早就自取灭亡。”
当多部门联合调查组进驻少林寺,千年古刹迎来历史性拷问。宗教领袖与商业巨头的双重身份,在释永信身上走向崩塌。
学者警示在此刻显得格外刺耳:“宗教最可怕的敌人是自身的世俗化。”过度商业化掏空了少林精神的内核——当门票明码标价,香火变成POS机刷卡,开光沦为增值服务,信仰纯粹性已在资本逻辑前彻底崩解。
网友的调侃更直指本质:“现在去少林寺,该拜拜会计菩萨,求他算算清楚,到底哪笔钱是香火,哪笔钱进了个人账户。”
方丈禅房里的摄像头曾于2013年莫名出现,又莫名消失。如今,这些未解的谜团在通报映照下格外刺眼。网友戏言“少林地产开盘时会给业主开光吗”的调侃背后,千年古刹已在商业狂潮中迷失归途。
当金丝袈裟被铁镣铐取代,少林寺山门前只留下信仰的诘问:当禅杖敲响资本钟声,袈裟裹挟商业野心,谁来守护佛门净地的最后一炷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