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激光武器军备竞赛,正式进入中国时刻。”——2025年7月,美国《防务新闻》头版头条这样评论。
2025年7月,中东战场上空出现一道光束,21架无人机瞬间失效。中国国产激光武器实弹测试,再次引爆全球军工圈。沙特、埃及、卡塔尔、阿联酋代表现场见证,连美军专家都罕见发声:“中国激光武器,全球第一梯队。”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OW5-A50激光系统,现场一击制敌。美国“Army Recognition”权威评述:单车激光武器,未来战场格局改写者。
2019年,“寂静狩猎者”激光反无人机武器首次实战亮相,成为全球激光装备实用化的里程碑。三年后,这一体系在沙特、卡塔尔等地持续参战,直接参与拦截数十架来袭无人机,战果被中东多国高层当作现代防空的范例研究。
而后,国内中电科团队又推出“天穹”复合反无人机体系。公开数据显示,“天穹”在实战中21发21中,堪称无人机杀手。业界普遍认为,激光系统的高响应速度、极低拦截成本,让大批量低空目标再无遁形。
从“寂静狩猎者”到“天穹”,中国激光军工技术持续迭代。激光反无人机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数据和战场反馈。无人机战术正加速淘汰传统火炮拦截体系。
2025年夏,OW5-A50完成实弹测试,现场汇聚了中东多国采购代表。这款激光武器搭载8轮重型卡车,装备多光谱光电传感器、有源相控阵雷达、独立电源系统。最大输出功率达到50千瓦,单车具备自动搜索、瞄准、击毁一体化能力。10秒内连续锁定多目标,摧毁来袭无人机,过程被全程记录。
现场演示中,OW5-A50先以电子干扰摧毁目标通信链路,低性能无人机直接失控坠毁。剩余高防护目标,则精准锁定后用激光熔断关键电路。外方代表评价:“拦截效率极高,战术灵活,适应复杂地形。”
这一系统还整合了自主研发的BZK-005侦察无人机,具备雷达、光学、通信、电子干扰等多重能力。通过无人机引导,地面激光武器可提前锁定目标,实现协同作战。这种空地一体化模式,极大提升了反无人机作战的整体效能。
沙特、埃及、卡塔尔、阿联酋等国,2024年起已成为中国激光反无人机装备的重点推介对象。此次实弹测试,外方代表现场见证,采购意向大幅提升。
与传统中远程防空系统动辄数十亿美元的高昂价格相比,OW5系列激光武器依托国产化模块设计,成本压缩,单车具备全部作战能力,极简操作。真正做到了“发现-干扰-锁定-击毁”全流程一站式自动化。
数据显示,激光武器每发成本仅为传统弹药的千分之一。实战演练证明,单台OW5-A50可在10公里范围持续拦截多批次目标,作战间隔极短。外媒报道,中国装备在中东大规模部署后,短期内拦截战果远超全球同类产品。
军工专家分析,激光拦截技术的持续进步,极大冲击了西方防空市场。西方传统防空系统依赖弹药消耗,面对“蜂群”无人机,难以实现经济高效的拦截。中国激光武器恰好补上了这一短板。
OW5-A50激光武器的最大创新,在于一体化集成设计。单车平台集成雷达、光电、激光、电子干扰、指挥舱、独立电源,一组人员即可完成发现目标、干扰、摧毁全流程。极简模块化设计,提升了野战机动能力。
在系统性对比上,“天穹”体系更强调多层防护和体系化联动,适合大规模固定阵地。而OW5-A50则主打高机动快速部署,适应多变战场。两套体系优势互补,构成国产激光武器的全链条作战能力。
电子干扰与激光拦截的复合战术,是中国激光武器区别于海外同类产品的核心。先以电子手段削弱大部分低端目标,再用激光干掉高性能无人机,将拦截效率最大化。雷达与光电传感器的协同,让目标捕捉与切换时间大幅缩短,极大提升了实战反应速度。
2025年7月,国内外多家军事智库发布报告,称中国激光拦截技术在全球已无明显对手。美国、以色列等国虽有相关项目,但在系统集成度、实战反馈、市场化落地等方面仍落后中国。
无人机蜂群、低空慢速目标已成为现代战场最大变量。传统火炮、导弹防空系统拦截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应对无人机大规模袭扰。激光武器的高性价比、超快反应速度、极低后勤维护需求,使其成为各国竞相投入的焦点。
OW5-A50系列产品的持续升级,表明中国军工企业正加快实现从技术领先到市场主导的转变。更重要的是,国产激光武器体系正逐步打通“研发-测试-实战-出口-升级”全链路闭环,为后续产品迭代和技术升级打下坚实基础。
2025年7月,全球军贸观察数据显示,中国激光武器出口订单同比增长超40%。外媒普遍认为,随着中国装备在中东、北非等地的持续部署,未来三年内,国产激光武器将占据全球反无人机市场的主导地位。
全球范围内,激光武器产业链尚处于发展初期。但中国凭借完整的产业布局和强大的工程整合能力,实现了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系统的全面自主可控。中东多国采购代表现场观摩后,公开表示将加快谈判进程。
西方国家则密集发布研究报告,警告“激光武器市场格局被中国打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以色列拉斐尔公司等虽有同类产品,但在综合作战能力和系统成熟度上存在明显差距。
激光武器的全球应用前景远不止于军事。2025年,国内已有激光拦截技术被拓展至民用航空安保、电网巡护等领域。多个省份已将轻便型激光武器纳入应急防护体系。官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产激光武器市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60%。
激光武器的最大优势在于“见光即毁”。OW5-A50配合无人机协同作战,极大提升了拦截密度和精度。每一轮激光发射,几乎都能精准命中目标关键部件,使其当场报废。
中东实战数据显示,国产激光系统面对大批量来袭无人机,平均反应时间缩短至3秒以内。目标切换无缝衔接,连续打击能力远超传统系统。外方代表见证后直接表示,“激光拦截已成新常态”。
激光与电子干扰的复合战术,让防区覆盖范围大幅提升。10公里内无人机信号瞬间被瘫痪,剩余高端目标则被激光直接清除。数据表明,这一模式下的整体拦截成功率已接近100%。
2025年,全球主要军工企业竞相布局激光武器赛道。中国OW5-A50的系统集成度、机动部署能力成为标杆。业内专家认为,单车平台的极简集成是下一代激光武器的核心方向。
雷达与光电系统的深度融合,使目标捕捉与跟踪效率大幅提升。激光束输出功率的持续提升,让拦截对象从小型无人机拓展至更大、更快的低空目标。未来三年,国产激光武器有望拓展应用至低空导弹、巡飞弹等领域。
激光武器的后勤维护极为简便。相比传统防空系统频繁更换弹药,激光武器仅需能源补给即可持续作战。极大降低了野战环境下的后勤负担。
军工智库预计,2025年下半年,中国激光武器出口额有望翻倍。国产装备在全球激光武器市场的占有率,已逐步逼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