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上海解放第3天李克农密电陈毅: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李静安

  的密电,打破了短暂的平静:“寻李静安,不惜代价!”密电后面三个醒目的感叹号,让人感受到发报者的急切。

  李静安,原名李白,1910年出生在湖南浏阳的一个贫农家庭。15岁,他在党旗下宣誓,加入了革命队伍。

  因为天资聪颖,他被派往瑞金无线电学校学习。毕业后,他成为红五军团的电台台长。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上海沦陷,党组织派遣他化名“李霞”,前往上海建立秘密电台。从此,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每一缕秘密情报,都随着他的电波飞向延安。

  起初,李静安的电台装备简陋,只有一台功率5瓦的小型电台,发报范围有限。但他是个无线电天才,买来收音机和零件,硬是改装出了几部电台。

  虽然外形土气,但性能稳定,隐蔽性还特别强。凭借这些电台,他成功破译和传递了大量敌人的情报。

  然而,敌人的耳朵并不迟钝。日伪军通过“分区停电”和侦测设备,发现了秘密电台的踪迹。

  为了躲避抓捕,李静安把功率调低,发报时间改为深夜,还在静安区复杂的弄堂里与敌人玩起了“游击战”。他和战友裘慧英假扮夫妻,以商人为掩护,在阁楼发报、楼下放哨,配合得天衣无缝。

  尽管如此,风险依然无处不在。1942年,李静安因发报信号过露,被日军抓捕。

  在狱中,他遭受了灌辣椒水、老虎凳等酷刑,敌人甚至威胁他的家人性命,但他咬紧牙关,死守党的秘密。由于缺乏证据,敌人最终释放了他。

  抗战胜利后,李静安进入军委会国际问题研究所工作,继续为党收集情报。他的胆识和机智让人惊叹,甚至通过与特务的周旋,掌握了江防部署的绝密信息,为渡江战役的胜利立下大功。

  然而,这份工作也让他站在刀尖上跳舞。1948年底,叛徒出卖了他的身份,他不幸被捕。

  在监狱里,李静安遭受了长达5个月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没有背叛。面对酷刑,他只回答一句话:“我的电台是为人民服务的!

  ”他在狱中写下了“天快亮了”四个字,以此激励自己和战友。然而,革命的曙光近在咫尺,他最终还是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中。

  1949年5月7日,李静安与其他11名被秘密押解至浦东郊外,惨遭枪决。

  当上海解放后,李克农第一时间发电,让陈毅寻找李静安的下落。陈毅深知这位情报英雄的重要性,当即下令:“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最终,在李静安的妻子裘慧英协助下,调查组在戚家庙后墙下找到了12具遗骸,其中就有李静安。人们发现他的右手食指依然弯曲,似乎还在敲击电报机。

  英雄的事迹震撼人心,而杀害他的凶手也没有逃脱。1950年,主犯叶丹秋被抓获并处以极刑,其他40余名特务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李静安的故事不仅成为了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原型,也成为了几代中国人心中一种精神的象征。他用生命发出的电波,跨越了时间的长河,依旧在告诉我们:信仰的力量,永不消逝。

  信息来源:1、李白:“永不消逝的电波”——《同舟共进》 2010年第7期3739,共3页2、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怀念革命烈士李白——《档案时空》 2017年第9期3234,共3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0-2到2-2!丁俊晖追平4强专业户,斯佳辉兵败如山倒,火箭暂1-3!

  落地凤凰不如鸡!36岁杨颖兜兜转转干回老本行,成内娱最大笑线

  玄学警告!这4件事烂在肚子里也别透露,否则福气悄悄溜走!

  苹果兼容微信:“虽不理解但还是make happy”;微信适配小米:f*ck!

转载需注明本文链接:DNF私服网 » 49年上海解放第3天李克农密电陈毅: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李静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