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

  近年来,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军事装备日益精进,诸如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055型万吨级驱逐舰、歼-20隐身战斗机、093B型核潜艇以及红旗系列防空系统等,均已达到或超越美国同类产品的技术水平。

  当俄罗斯军事专家提出一个引人深思的论点,即中国多款武器性能已超越美军装备时,谁曾想这一观点会在全球军迷群体中引发广泛讨论:我们的高端武器系统,是否确实在整体性能上超越了美国同类产品,抑或仍存在潜在挑战?

  “从纸面参数来看,中国不少武器系统已经跻身世界前列,但理论数据终究不等于实战表现。”这一观点并非西方媒体刻意贬低,而是由俄罗斯著名军事评论家伊戈尔·科罗特琴科在2025年最新一期《军工信使》中所提出的中肯分析。这番评价既认可了中国军工的成就,也提出了现实层面的警示。

  科罗特琴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莫斯科,曾是苏联总参谋部情报部门的重要成员,参与过多次冷战时期的高层军事评估会议,掌握大量敏感军事情报。退役后他投身军工媒体行业,现已成为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军事分析专家之一。

  他在专栏文章中详细梳理了中国国防工业的跨越式进步,以东风-17导弹为例,该型导弹融合了高超音速飞行与滑翔变轨技术,具备10马赫的突防速度,射程覆盖广泛,机动性能卓越,其部署进度远超美国类似项目。这款导弹主要负责前线公里范围内的火力支援任务,承担了空军难以完成的先期打击任务,具备快速精准打击敌方关键目标的能力。自2019年公开亮相以来,多次实弹测试验证了其稳定作战性能与突防效率。

  然而,他随即指出一个关键问题:“这些武器系统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短板,即尚未经历真实战场环境的考验。”这正是他所强调的“关键缺陷”。

  再来看055型驱逐舰,作为一款大型水面战舰,其排水量超过13000吨,搭载先进的双波段雷达系统,舰体前后共配置112个垂直发射单元。该舰可发射红旗-9B防空导弹、鱼-8火箭助推反潜鱼雷、鹰击-18反舰导弹及对地攻击导弹,以及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等多种弹药,已成为中国海军的核心作战力量。相较美国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055型在火力密度与多任务执行能力方面展现出更优表现。就连俄罗斯军事观察员也承认,中国在舰艇建造的速度与规模上,已令西方国家难以追赶。

  再来看CH-5无人机,其翼展达21米,巡航高度3000至5000米,最大升限8300米,续航时间可达40小时,最大飞行速度300公里/小时,最大起飞重量3300公斤,任务载荷500公斤。该机配备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机载数据链具备强抗干扰能力,可执行侦察、情报搜集与精确打击等多样化任务,堪称“多用途战场利器”。此外,量子雷达基于量子纠缠原理,具备探测隐身目标的能力,突破传统雷达的局限,俄方专家认为该技术一旦成熟,将重新定义空战格局。

  尽管这些武器在演习与测试中表现出色,但它们普遍面临一个共同挑战——缺乏真实作战环境的验证。

  美俄在多次冲突中积累了宝贵经验,例如俄罗斯在乌克兰军事行动中发现,高超音速武器在实战中存在精度与可靠性问题。中国装备虽技术先进,但在真实战场环境中,模拟训练远不能替代实战考验。科罗特琴科指出,实战是检验武器系统稳定性的唯一标准。以美军“战斧”导弹为例,1991年海湾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时,其命中精度仅在百米级别,但经过多轮实战检验与技术迭代,其打击精度大幅提升;F-117隐身战机也曾被南联盟老旧防空系统击落,暴露出隐身技术的局限性。

  055型驱逐舰在海上测试中表现优异,但面对多维战场威胁,其系统整合能力与舰员操作熟练度仍需实战检验;CH-5无人机虽具备远程打击能力,但在高强度防空区域的生存能力尚待验证;量子雷达虽具备理论优势,但其远距离探测与抗干扰能力仍需实战反馈来评估。技术领先是基础,但实战能力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他的观点具有两面性。中国军工的迅速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未被战争拖累。自1979年以来,中国未参与大规模军事冲突,从而得以集中资源发展科研与制造业。他指出,中国武器系统虽缺乏实战经验,并非技术能力不足,而是远离战争,这恰恰是中国国防建设的一大优势。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出口型武器系统在国际战场上的表现日益突出。在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驾驶中国歼-10CE战机取得首次实战胜利,成功击落多架印度战机,自身无一损失;泰国装备的VT-4主战坦克在东南亚联合演习中表现优异,压制了美制同类坦克;2024年,中国海军055型驱逐舰参与亚丁湾护航任务,赢得广泛赞誉。这些实战案例充分证明了中国武器系统的实战效能。

转载需注明本文链接:DNF私服网 » 俄专家评价:中国很多武器性能超过美国但都有一个共同缺点!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