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报考季】军工薪火 匠心传承:六十余载国防底蕴 成就大国工匠摇篮

  八百里秦川腹地,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秦岭北麓的沃土之上。这里,历史与现代交融,科技与人文辉映。 自1958年诞生,它便肩负起为国防工业培育人才的使命,六十余载风雨兼程,积淀深厚底蕴。作为国家首轮“双高计划”建设优秀院校,这里传承军工精神,融合现代职教理念,为兵器、航天、化工、船舶等领域输送万千栋梁。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沃土,更是梦想启航的港湾。想知道是什么让它成为高考生的理想之选?接下来,十大心动理由即将揭晓。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坐落在“隽永灵秀、关中最佳”的西安市鄠邑区。学校于1958年建校,是国家“一五”期间44项国防科技工业配套项目建设院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第三、第五机械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是国家国防科工委重点支持院校。每年面向军工企业、驻地部队、军事院校、大学生开展军工教育2万多人次。培养了15万余名分布在兵器、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的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了著名弹药专家、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级劳动模范以及辽宁工匠、四川工匠、西安工匠等军工行业领军人才和高素质军工特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目前学校设有智能制造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等14个教学单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开设涵盖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等11大类58个专业(方向),其中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1个、教育部《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7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教育部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教育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优秀专业2个,省级“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5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9个、省级一流建设专业5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专业5个,形成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为引领,以军工电子、能源动力、军工特能材料等为支撑的专业群协同发展格局。

  学校现有教职工900余人 ,其中教授55人(二级教授2人 ,三级教授6人) ,副高及以上职称338人 ,双师素质教师 48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86人,“青年杰出人才”5人 、陕西高校“优秀青年人才” 1人 、劳动模范2人,教学名师11人, 省技术状元4名、技术能手27名。两位教师在“智能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机器人智能服务)”赛项中荣获全国一等奖,同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学校持续深化绩效考核评价改革 ,强化团队建设,获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获批省 、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共5个。

  2019年至2024年,我校2305名师生参加了国家级 、省级共98类 356个项目的比赛 ,共计获奖496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77项。

  2023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 ,我校代表陕西省共参加了 “物联网技术应用”、“化学实验技术”等13个国赛赛项,获国赛一等奖1项 、二等奖2项 、三等奖5项 ,其中“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赛项首次荣获国赛一等奖;2024年的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校代表陕西省,获国赛银奖3项 、铜奖5项。

  2023年组织参加人社部主办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机器人智能服务赛项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取得了我省参加全国行业一类大赛的历史最好成绩;2024年组织参加全国仪器仪表行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仪器仪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电子设备调试工(系统测试与运维方向)赛项”中,荣获全国一等奖2项。3人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2025年参加由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勇夺就业赛道职教组金奖。

  2024年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2项、省赛金奖6项 、银奖13项 、铜奖23项 。截止目前我校共获“互联网+ ”大赛国赛奖项13项,其中:金奖1项 、银奖1项 、铜奖11项。

  学校围绕“一体、两翼、五重点”,秉持“服务地方、对接产业、融入企业”的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行”共同体建设。学校与西安软件园、西北工业大学牵头成立的全国软件信息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陕西省第一批重点培育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学校牵头成立了“全国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获批陕西省第一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8个、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2个;联合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比亚迪共育现场工程师,获批教育部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项目获批教育部第二期中德先进职业教育(SGAVE)合作项目;学校与中国兵器人才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学校获第十届恰佩克奖“中国高校产教融合50强”荣誉称号。

  学校在高职教育国际化道路上不断开拓前进,是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建设院校,先后加入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百千万”项目会员单位,“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等国际组织,学校加强与德国、新加坡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50余所院校合作;积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以“校—校—企”模式在泰国建立海外“经世学堂”,积极探索“秦岭工坊”陕西品牌,共育国际高端人才,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深化中外人文交流;为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开发多项行业岗位标准获两国教育部认证,服务中国职业教育标准迈向国际化;建设“中文+职业技能”线上学习平台,为巴基斯坦、泰国、柬埔寨、塞舌尔等国家师生开展多批次国际汉语和技术技能培训,成功获批教育部语合中心“中文+工业机器人”“汉语桥”线上团组项目等。

  依托国防行业与全国600多家国防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学生就业立足陕西、辐射全国,面向航天、航空、兵器、船舶、核工业和机械、电子、信息、石化、汽 车、能源、经贸等多个行业和领域。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就业创业工作精神, 坚持立足服务于工业化 、信息化和国防科技工业现代化 ,立足于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建设 ,全方位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实现了高质量和高满意度就业目标 。学校先后与企业合作开设有“教育部比亚迪现场工程师”、“比亚迪精诚英才班”、“航天工匠班”、“宝钛订单班”等30多个订单班,高效高质量促进学生就业。

  2024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5.61%,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被陕西省政府授予“陕西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以第一顺序获评中青报“2021高职院校就业竞争力星级示范校 ”,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示范性高校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示范校” 、“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有11个大类58个专业(方向),涵盖装备制造、人工智能、建筑工程、化工、管理、信息技术、现代移动通信等,这些专业不仅能满足不同考生的兴趣和职业发展需求,确保学生在多样化的领域内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且结合了最新的科技趋势和市场需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前瞻性,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历史类考生可以选择的专业有56个专业(方向),这些专业涵盖了装备制造、汽车、建筑工程、化工 、电子信息、经济、管理、康养服务、艺术设计、计算机等多个人文社科技术领域,适合对人文社科技术感兴趣的学生报考,帮助历史类考生更好的规划未来职业赛道,有效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

  物理类考生和职教单招高职专科考生可以填报的有58个专业(方向),为考生提供了广泛的选择空间,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技能,选择合适的专业方向,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有四季分明的自然景色。春天的樱花烂漫,夏天的绿荫葱茏,秋天的金黄满地,冬天的静谧雪景,每一季都有不同的美丽风景,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宜人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五育并举”培根铸魂育时代新人。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显成效,60支社会实践团队,实践足迹遍及21省,50市地县,学校荣获省级“优秀组织单位”,陕西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1个社会实践团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1名学生荣获“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4名西部计划志愿者获评全国考核优秀等次。心理育人成果突出,获评全省“20年心理育人旗舰单位”“高校数字心理教育先进单位”等集体及个人奖项14项;实施美育浸润行动,百年剧社三意社为学校师生展演了大型秦腔现代戏《陕北往事》;师生在各类体育竞赛获奖31项,承办“掷”向未来·逐梦青春2024全国掷球“冠军进校园系列行”,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校园,更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享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可以获得全面的发展机会。如果你渴望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开始你的大学生活,如果你希望在一个充满活力与机遇的环境中追求梦想,那么请不要犹豫,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期待着你的加入。让我们一起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开启属于你的精彩旅程吧!

  —— —— 小贴士 —— ——“陕西高职”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转载需注明本文链接:DNF私服网 » 【2025报考季】军工薪火 匠心传承:六十余载国防底蕴 成就大国工匠摇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