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计划在8月初访问巴拉圭、伯利兹和危地马拉,8月4日过境纽约,8月14日停留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县。
赖清德此次“出访”拉美三国,表面上是为了巩固所谓的“邦交国”,实则另有图谋。
按照常理,当局应该会先通过媒体对赖清德的行程进行宣传,以此为他的外交行动造势。
这个意外的爆料让当局显得极为被动,说明他们并不打算提前公开赖清德的窜访计划,但却不知为何内部消息被蓝营掌握,暴露得如此迅速。
作为被“路过”的美国,以往对于“过境”都是低调处理,通常在行程结束后才简短表态,强调“非官方”。
没有提赖清德的名字,没有“台湾领导人”的称谓,没有“高规格访问”的暗示。
美国对赖清德的冷淡态度,不仅仅体现在外交上,还体现在前一段的“汉光41号”军演中。
将台北捷运系统纳入军演,用于运送弹药。专家指出,这种做法不仅危险,也极不现实。
美方前来“观摩”的军方人员并未给予积极评价,认为此次演训缺乏实战思维,更多是在作秀。
为了避免成为中美贸易的绊脚石,美国更不会站在赖清德那一边,已经在尽量回避了。
“台湾高层官员”“出于旅客安全、舒适”,其实就是美方的提示——不希望赖清德把“过境”炒作成政治事件,更不愿在中美缓和阶段因节外生枝。
16日,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正告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是枉费心机,注定失败。
美方应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慎重处理,不向“”分裂势力发出错误信号。
紧张的根本原因是赖清德坚持“”立场,并警告当局,继续“倚外谋独”只会让台湾经济更差、局势更紧张。
17日,中国在台海附近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演习,24小时内,58架次军机、9艘军舰和1艘公务船进入台海周边。
如果赖清德坚持进行“过境”计划,他的专机能否顺利起飞、飞出台湾领空,还是个未知数。
赖清德的“过境秀”,原本想打的是一手“外交加分牌”,结果被美国轻飘飘的一句回应彻底瓦解。